东方隆美尔(为什么一次二次世界大战都没看见澳大利亚军队的影子啊)

1. 东方隆美尔,为什么一次二次世界大战都没看见澳大利亚军队的影子啊?

这显然是一种误解,澳大利亚虽然参战人数不算多,但两次世界大战他们都相当努力,许多大战中都有澳军的身影。他们在一战时干掉了德军威震印度洋的“东方天鹅”,同土耳其军进行了长时间的海峡登陆战,守住了苏伊士运河,拿下了加沙城,可谓战功卓著。二战时的澳军同样凶猛,他们顶住了隆美尔装甲部队的连续进攻,为阿拉曼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太平洋战争中亦成为日军最头痛的死敌,弄死的日军以十万计。

总而言之,只要略微熟知两次大战的历史,便知道澳军在战争中表现不俗,在有些人眼里他们之所以声名不显,主要是因为澳大利亚殖民地和英联邦成员的身份,令他们与英军很难区分。

就好比三哥,他们也是英国殖民地,哪怕有大量印度人、锡克人和廓尔喀人加入到英军中去,用生命帮助英国打赢战争,但你的命是帝国的,打赢的功绩是英国指挥官的,报纸上也只会写“英军”,而不是“印度军”,顶天写成“英印军队”。

尽管澳大利亚人在1900年后就结束了殖民地的身份,成为了独立的联邦国家,但他们仍然处于英国人的统治之中,内政外交都掌握在英国手里,20多年连个首都都不能确定。随着英国殖民体系的瓦解,英国在20世纪20年代被迫放开了一些殖民地的控制,并于1931年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改组了国家体制为联邦制,这才让澳大利亚获得了“联邦成员国”的地位,取得了初步的自主权。

澳大利亚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得等到1986年,通过《与澳大利亚关系法》,澳大利亚才最终摆脱了英国政府、议会、法院对澳大利亚的统治权。

不过这还没完,澳大利亚的元首仍然是英国女王,只是“因为女王常住英国”,所以需要代理人“代行王命,牧守一方”,这个名义代理人便是澳大利亚总理。

所以,几次战争中,澳大利亚一直挂的都是英军的皮,哪怕自己明明是“澳军”,却仍然以英联邦国家自居,老老实实的依附在英军序列中打仗,他们最大的区别就是自己的那顶毡帽。说到这里应该十分好理解了,有时候非是澳军不给力,实在是没法展现自我。

上图.民众送行上战场的军队

1914年8月4日,英国对德国宣战,掀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高潮。澳大利亚是第一个响应的,他们表示:“将坚定的站在祖国这一边”,随即提供了1个骑兵旅,3个步兵旅的远征军前往战场,此外,他们还将2万多人的海军直接交给了皇家海军指挥。

上图.英国宣战后,聚集在阿德莱德群情激奋的人群

当时的澳大利亚上下群情激奋,坚决要求支持母国,为了民族危机与德国决一死战,自愿报名参展的澳洲人特别多,政府也很快转入了战时体制,大量制造各种军需品支援战争。自1788年后从未打过仗的澳大利亚瞬间就被发动起来,打着“拯救大英帝国,保卫澳大利亚”的口号加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上图.准备等船奔赴前线的澳军

仅两个月的时间,澳大利亚的“志愿军”就受训武装完毕,由布里奇斯将军任总司令,怀特将军任总参谋长远征欧洲;大量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民船参与了这项跨半球的运兵行动,但护航的舰只只有巡洋舰“悉尼”、“墨尔本”、“米诺托尔”和一艘日本巡洋舰“生驹”号。

上图.被澳军干掉的“埃姆登”

运兵途中,澳军舰队还摸了个功劳,得到情报主动出击的澳军“悉尼号”巡洋舰,在泻湖中堵住了德军号称“东方天鹅”的太平洋分舰队德累斯顿级“埃姆登”(Emden)号轻巡洋舰,这艘母港青岛的德国军舰善于伪装突袭,一战时在印度洋上威名赫赫,干掉了不少对手,所到之处人心惶惶,结果栽在了澳大利亚这帮生瓜蛋子手里。

上图.与“埃姆登”停火10分钟后的“悉尼号”

因为澳军不愿让日军抢到战绩,所以“悉尼号”仗着船坚炮利单独出击,堵住了“埃姆登”的出路,在德军猛烈的反击下,“悉尼号”采用“放风筝”的战术最终打废了“埃姆登”号,无法反抗的德国巡洋舰搁浅在一片礁石中,副舰长带人抢了艘帆船趁夜逃走,舰长穆勒则成为澳军在一战中的第一个俘虏,直到战后才被放回德国。

上图.金字塔下的澳军

最终澳、西舰队抵达了英国港口,但英国人并不信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人的战斗力,大洋洲的部队被要求送往军事基地进行“正规英国式的训练”,但恰逢天寒地冻的冬季,大洋洲部队根本受不了,再加上土耳其突然参战,所以大洋洲部队干脆被送到了埃及,一边镇守苏伊士运河,一边进行军事训练。

上图.西奈半岛的澳军骑兵俘虏了一群土耳其军人

1915年,大洋洲部队编成为“Australian & New zealand Corps”(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团),进入了英军的战斗序列,开始了与土耳其之间的战争,这支部队有7个师的编制,其中5个澳洲师,1个新西兰师,以及1个澳新混编师,他们参加了著名的“达达尼尔战役(Dardanelles Campaign)”(加里波利登陆战)。

1915年4月25日,英法联军对达达尼尔海峡发动进攻,丘吉尔将之称为“19分钟穿过海峡,挺进伊斯坦布尔喝下午茶”,著名的伊恩·斯坦迪什·蒙蒂思·汉密尔顿将军作为英国地中海远征军总司令指挥了这场战争。

上图.加里波利登陆的澳军

加里波利战役投入的殖民地军队相当多,但英国人大本营乱七八糟的策划坑苦了他们,汉密尔顿连究竟是海上主攻还是登陆为主都没得到确切指示,只能硬着头皮指挥军队往达达尼尔海峡里填。大量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印度军就这样以英军的身份进行了战斗,他们在汉密尔顿的亲自指挥下对海勒斯角进行了攻击,这一仗打得相当残酷。

上图.达达尼尔登陆的攻击点,ANZAC为澳新军团

1915年4月25日,澳军有1万多名官兵参与了登陆战,在3天的血战中,他们与土耳其人打成了胶着状态,在仰攻还不断遭受炮击的情况下,这些从未见识过战争的南半球军队前赴后继拼死不退,甚至敢于跟擅长白刃战的土耳其人面对面肉搏,可惜因为海军的败退,他们终究没能拿下阵地。

上图.因为实在太惨烈,后世多国共同纪念Anzac day

因为这一仗打得实在太惨烈,澳、新、英、法、土、加等参与国共同将这4月25日定为纪念日,称为“Anzac日”,即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Army Corps Day(澳新军团日),至今仍在被纪念。

1915年8月6日,协约国军队再次发动了新一轮的登陆战,结果在准备充分的土耳其面前损失惨重,战争再次打成胶着状态,伤亡数字达到4万之多。最后协约国不得不黯然撤军,汉密尔顿被解职,支持战役的丘吉尔也愤然辞职,扛枪去了前线。

惨烈的加里波利战役像许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大战一样,明明是奇袭突击,打着打着就变成了绝望的堑壕战,但澳洲士兵在战争中很好的展现了自己的勇敢,作为新兵,他们在号称“每平方米平均着弹数6000发”的战场上依然死战不退。

上图.加里波利“教皇山”阵地掩体里的澳军士兵

此战参战英军41万,法军7万9千,协约国伤亡二十六万,这是大洋洲部队第一次以师级规模参与的战争,澳新军团的第一师和澳新师参与了4月的登陆,之后因为损失惨重退往埃及,第二师参与了8月的登陆,同年12月也退往埃及。澳军阵亡人员高达7594人,伤亡总数26000多人。

这里面还诞生了一个传奇小插曲,土耳其英雄凯末尔当时在战役中遭遇澳军士兵的射击,被对方一枪打中,但这颗子弹被凯末尔的怀表挡了下来,澳军士兵差点就改变了土耳其的历史。

上图.英军的骆驼骑兵,可以看到澳洲人和印度人的身影

1916年8月,澳军紧接着又参加了“巴勒斯坦战役”,驻防苏伊士运河的大洋洲军团遭遇德奥联军的猛攻,但澳新军团坚定的守住了阵地,在德奥联军攻势渐颓的时候发动反攻,经历了几个月的鏖战后,他们取得了巴勒斯坦战役的胜利。

上图.1917年行进的英军,可以看到路边撑着一顶澳洲式的帽子

1917年3月,澳军又在英军带领下发动了加沙战役,继续攻打土耳其,战役打到了12月时,联军才占领了加沙,澳军英勇的表现极为突出。

上图.爆破后陨石坑一样的60高地

此外,澳军还有工程兵部队参与了战争,相关的场面在电影《奇袭60高地》中展现的非常到位。1917年第三次依普尔运河战役的Messines战役中,英军面对德军守卫的高地堑壕阵地,使用工兵硬挖了21条隧道过去,然后埋设了450吨炸药,一举让德军坐了土飞机。

这些挖坑道的“英军”最开始是英国175皇家工兵连,后来换成了加拿大工兵连继续进行土工作业,之后又换成了澳大利亚第一坑道连,他们完成了最后的挖掘工作并完成了炸药引爆,这场人类有史最大的工兵爆破震感直达伦敦。

上图.在比利时佐内贝克作战受伤的澳洲士兵

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澳大利亚动员了33万人,阵亡6万,伤13万,对于一个人口并不多的国家,他们已经很对得起英国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澳大利亚也相当活跃,1931年通过《威斯敏斯特法》获得了联邦地位的澳大利亚,名义上就是英国的组成部分,何况他们也没有完全的外交权力。

所以英国1939年对的宣战后,澳大利亚实际也等于进入了战争状态,他们仍然以军团形式派出了远征军队伍,加入英军序列作战。这些澳洲人在北非顶住了隆美尔,之后由于日本的进击,他们迅速回防本土,加入了太平洋战争,并于新几内亚将日军几十万部队屠戮殆尽。

上图.在海岸安装雷达的澳军,这是当年英国的“黑科技”

二战中澳大利亚国内部队很少,只有12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外带两个装甲旅,甚至许多将领也都是野路子出身。但这个只有700多万人的国家,硬是将全部的装甲部队和一多半的步兵师派了出去,只留下1、2、4、10、12步兵师防御本土,他们与英国人并肩作战,直到1942年面对太平洋战争的危局,才往回收缩了兵力。

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澳大利亚发展并输送了95万部队,参战人口300万,国民动员率达到15%,其中阵亡2%,伤亡总数23000人。

上图.北非岩洞中修筑工事的澳洲士兵

在北非的战斗中,澳洲部队再次守卫他们先辈守卫过的苏伊士运河,1942年6月,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开近埃及,兵峰直指苏伊士运河,英军在疯狂的连战连败后,好不容易才在阿拉曼稳住了阵线。

在隆美尔的闪电攻势下,英军的阿拉曼防线很快就千疮百孔摇摇欲坠,为了补充人手,英军从叙利亚方面调集了澳军第26步兵旅参战,并迅速的将这支部队填入到争夺阿拉曼高地的行动中去。26旅在7月10日拂晓发动了进攻,结果他们非常幸运,山顶上守卫主力是意大利的一个摩步师,德军只有一个621无线电拦截连,一顿偷袭和血战后,澳大利亚人完成了英军下血本也做不成的任务。

上图.北非的澳军

深知隆美尔不会甘心的澳军迅速加强了阵地防卫,重新翻修设计了工事,还想办法运上了大炮等重武器,不断对德军进行轰击,这些难搞的澳洲人最后炮打的连隆美尔都被惊动了,他写信给妻子:“我们被北方的炮火所惊醒,这不是什么好事。”

上图.血战不退的澳洲军团

几小时后非洲军团马上开始了对阿拉曼高地的猛攻,俯冲轰炸机将澳军阵线炸成火海,四处是横飞的弹片和机炮扫射的孔洞,士兵们只能依靠相连的战壕移动,以躲避德军轰炸最密集的区域,但德军的火力准备过后,澳军26旅官兵迅速回归了阵地,有些人还拖出了战防炮,与远处不断放炮的德军3号坦克对射。

7月10日下午一直打到20点,澳军挡住了德意军多次坦克突击,硬是扛下了隆美尔的攻势,当德军疲惫不堪时,澳军突然发动了反攻,一口气将德军杀了回去。恼怒的隆美尔于第二天动用了能捞到的全部大炮,可依然无法突破澳军防线,反而让另一股反击的澳军突袭了意军,大摇大摆的抓走500多俘虏。

上图.澳洲老兵重回阿拉曼

战争持续到16日才终止,隆美尔无论下多大的力气,硬是攻不破澳军的防线,澳军士兵一边胆怯的给家里写信:“爸爸妈妈,以前我所认识的战争就像野餐,现在正经历的才是真正的战争”,一边疯狂的守卫着每一寸土地。最后,隆美尔无奈的败退,德军迅速被盟军反击,最终酿成了阿拉曼的大败。

上图.端枪的澳洲士兵与北非德军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夸澳军多么英勇,在之前英军羊群一样败退的时候,他们亦是其中的一员,甚至英军都忍不住吐槽疯狂逃跑的澳7师:“这群丧胆的鼠辈,逃得就像水里的鱼一样快!”

阿拉曼之后,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日军迅速对空虚的亚太地区进行了侵略,菲律宾的美军和马来西亚的英军很快一败涂地,日军霎时间直逼大洋洲,号称要以新几内亚为跳板,直接攻上澳大利亚。甚至轰炸了达尔文港,袭击了澳洲本土。在这种情况下,澳军不得不选择了收缩回防,而且因撤军和支援问题,澳、英在联邦内部产生了裂隙。

上图.布干维尔群岛战役中正渡过沼泽的澳军

很快澳军与美军联合在了一起,以盟军的身份参与了太平洋战争,1943年的布干维尔岛战役中,澳军配合美军对布干维尔岛的日军进行了打击,但澳军前期出力不多。美军于1944年10月将困死日军的任务交给澳军第2军,他们牢牢将日军封锁在岛上,到战争结束投降为止,日军活活饿死了近万人。

上图.新几内亚战役中的澳军

声势浩大的新几内亚战役中,澳军第3、5、7、9师在陆军司令托马斯·布莱梅的率领下加入战斗。1943年美、澳联军在拿骚湾登陆,佯攻萨拉莫阿,随后澳第9师一部登陆莱城河口,配合美军伞兵夺取了莱城机场,紧接着澳军7师、9师主力通过空运上到前线,与美军一起打下了萨拉莫阿和莱城,近万只日军被赶进了深山老林,第20师团试图救援,结果亦被澳第9师重创。

上图.与几内亚黑蜀黍一起作战的澳军

此战澳军在麦克阿瑟的战略指挥下,以自身凶狠坚硬的作战风格高水平的达成了“蛙跳”战术,给予日军以接连重创。澳军充分运用了火力优势,将日军封堵在狭小的区域内苟延残喘,以至于大部分日军在几内亚丛林中病饿而死,不少人靠吃人肉苟活,再加上澳军几乎不要俘虏,结果20万日军熬到投降时仅剩一万多只。

上图.投降的日军

正因为澳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突出的表现,他们逮住相当多的日军军官,结果澳大利亚自己就审判处决了其中140个乙、丙级战犯;要知道,中国人民血战十几年,最终审判了2357名乙、丙级战犯,也只判决了149个死刑,处刑了145人,像辻政信这种连日军都讨厌的顶级逃犯,甚至被国民政府包庇了。

看看,这叫一、二战都没看到澳大利亚的影子吗?虽然他们打的大都是顺风仗,但比起一战时靠帮人搬砖获胜,二战赢得窝里囊气的民国,澳大利亚人是不是表现的更亮眼呢?

东方隆美尔(为什么一次二次世界大战都没看见澳大利亚军队的影子啊)

2. 丢哪个地方最让英国心疼?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全世界二十多个国家都在受难的日子,二战对于中、美、英、苏四国有着跨时代的标志,中国崛起,美国、苏联成为世界老大,引领时代变迁,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从老大退到二流国家之列,美国因为在战争中大发横财,因此在二战后一跃成为超级大国,引领其他国家。

因为美国与苏联的霸主确定,老牌资本家英国地位不在,英国抓住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会,成为老大之后,便开始他的扩张之路,其中美国也遭受到英国的殖民。

不过英国在殖民美国之时,遭到强烈的反对,美国十几个州的独立,彻底让英国失去对美国的殖民之能,不过虽然美国脱离英国,但英国还是很强大。在二战之前英国仍然拥有很多的殖民地,其中最大的殖民地便是印度,曾经在中国贩卖大烟的便是英国扶持的东印度公司。

在二战之时,希特勒曾经和日本进行过对印度的战争,但是因为英国和美国的帮助,日本十万大军损失惨重,可以说日本在对印度的战争中是一败涂地,之后更是连打的想法都不敢想。二战之后,日本、德国、意大利三大轴心国毁了,老牌资本家的英国在此战后损失很多的殖民地,其中便有印度。

对于印度英国有着长达两百年的经营,在印度这块地方,英国付出很多的心血,英国人失去印度殖民地的时间正是上世纪后半叶时期,那个时候所有的国家都百废俱兴当然除了美国之外,美国战后国民经济已经是世界第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消耗英国太多的国力,对于老牌资本家,希特勒仅仅用了四十六天便将法国击败,而英国也好不到哪里去,如果不是因为英吉利海峡的原因,英国恐怕早就被灭了。希特勒的闪电战对除了苏联之外的其他国家都非常有效。

对于希特勒来说,他做的最后悔的事,便是率先招惹苏联,苏联重工业是世界第二,加上彪悍的民风,同时以得天独厚的天气原因,苏联士兵和德军在苏联展开生死决斗。最终德国失败,失败后的德国完了。而苦苦支撑的英国也沦为美国小弟的地步。

在二战时期,英国为了反抗法西斯组织超过六百万的军队,这个数字想想都可怕,要知道侵华日军前后累计的军队不过九百万,而英国短时间便集结六百万人的军队,可想而知花费多少英国的国库储备。在二战之前英国从来没有实行过所谓的粮食分配制度,而二战开始后英国便开始实行,尽管英国实行粮食分配制度但仍然没有缓解英国资金短缺,为了继续抗争法西斯,英国欠下美国巨额贷款。

按理说二战结束后,对于印度的殖民,英国肯定是不会放弃,可是此时国内出现变动,爱尔兰地区出现暴动,爱尔兰身为英国本土的地盘,地位自然比印度高很多。因此英国放弃对印度的殖民,放弃印度对于英国来说他非常可惜的,因为印度地域宽广,资源丰富,这也是为什么美国要让印度乱上加乱的原因,对于印度的资源不仅仅是美国一家虎视眈眈世界上其他国家都非常眼红,可唯一有实力对印度动兵的也仅美国一家而已。放弃印度对于英国来说,非常心疼,曾经英国为了殖民印度,利用印度的民族矛盾将印度分化为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国家,直到今天印度和巴基斯坦仍然有战争。失去印度后英国的日子也不好过,曾经那个自诩为海军最强的国家不再出现,那个日不落帝国也已经落下帷幕。

看来无论在任何时候,军事实力与国民经济才是硬道理,倘若二战之后,英国国力没有什么损伤,那么失去印度这块殖民地也未可知。

3. 二战时期英国海军实力强大?

完全没有!

就算英国海军强大,海军能冲上陆地,打倒德国强大的陆军吗,显然不行!

德国陆军实力远超英国

二战开始以前,德国就是欧洲第一工业强国,仅次于美国。德国陆军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而曾经号称世界第一的法国陆军,还没发挥就被干掉了。德国的国防军是德国陆军的核心力量,截止1939年,德国国防陆军发展到39个步兵师、3个山地步兵师、5个坦克师、4个轻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而这52个常备师就是整个德国的精锐师。众所周知,德国的国防军一直以来都是以高素质、战斗力最强悍而著称。无论是战斗素质,还是装备,都超越了英法陆军。当然,这还不算上希特勒后期下令46个师。而且,当时德国是一国对战整个欧洲大陆,闪电战消灭了波兰,比利时,法国等。此中实力,通过战争胜败显而易见。

英法最终获胜,得益于保存有生力量

法国和英国当时丢盔弃甲,在敦刻尔克展开大撤退。如果不是德军元首放弃攻打下去,英法联军根本没有机会登船越过英吉利海峡。正是这些有声力量保存下来,后续德国被苏联拖垮以后,才逮到机会对欧洲大陆发起反攻。战争形势,不能肆意乱为,需要根据大局来看。很明显,开始那个形势下,英国陆军无法应对强大的德国陆军。

英国二战没有沦陷,主要是因为空军和英吉利海峡。

当时,希特勒为消灭英国,特地制定了“海狮计划”,即在强大的空军掩护下,海军强行登陆,越过英吉利海峡。但是因为物资,后备多方面原因限制,海军迟迟未能准备好,所以元首决定直接以优势于英国的空军力量对英国率先实施毁灭性打击。

英国空军勉强战胜德军,却影响不了全局

德国当时在空军数量和装备上,确实是远超英国。大战前,德军调集3个空军集团军,有作战飞机2669架和13个师,168艘运输舰、1910艘驳船、419艘拖船,1600艘汽艇。而英国只有防空歼击机700架,高炮200门,还有轰炸机500架。两相对比之下,德国在兵力上处于劣势。不列颠人民的生死战由此展开,英军面对数量众多的德国轰炸机,丝毫不畏惧,英勇迎战。

英德空军展开大规模对战

从1940.07.06至1940.09.17,双方进行了多次较量。

首先,德军五百余架轰炸机在一千多架战斗机的掩护下,向英军的9个作战机场发动猛烈的攻击。尽管英军有所准备,仍损失飞机四百多架。

8月15日,德军错误的使用二流战机Bf-110护航,遭到英国空军猛烈的拦截,英军出动22个空军中队,最终获得大胜。德军本次作战损失了70多架重型轰炸机,导致德军日后作战,无法在白天对战英军。

紧接着,英军为报复德军对伦敦误丢下炸弹事件,对德国首都柏林进行了一场空袭。希特勒闻之,大怒,派遣一千多架飞机,对伦敦进行一堆狂轰乱炸。英国趁此机会,修整了机场和损伤的飞机,为后续完全战胜德国空军赢得了先机。

9月15日,德军200多架轰炸机再次发动空袭,英军300多架飞机分六个批次进行拦截。德军面对准备有序的英军,瞬间乱了神。半个小时时间,德军就损失了180架飞机,而对手仅损失26架。自此以后,德国再也无法组织出优势的空军力量对战英国空军。“海狮计划”由此破产,德国转战欧洲东部战场,对战苏联。

可以看到,英军费了九牛二虎之类力,空军才战胜德军。但是在陆地战场上,完全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毫无胜算。

历史总是有着惊喜和遗憾,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独自行走。

品读历史,体验生活,欢迎大家一起畅谈历史,我是热爱历史的同学。

4. 防止盟军从西欧登陆的大西洋壁垒计划为何会失败?

大多数人都认为诺曼底登陆的顺利源于同盟国的强大。却很少有人知道,希特勒为了防范他们开辟第二战场,甚至修改了战术思想和武器设计理念。

如果说二战爆发的头两年,德军横扫欧洲,入侵苏联,这些一定归功于以轻型快速的装甲集群为特色的闪击作战;如果说闪击战术逐渐消失,变得行动缓慢,几乎丧失机动性,那一定归咎于希特勒的所作所为。尤其是1944年,他更是要打造“大西洋壁垒”,由进攻转为防御。

这些战术思想的变化离不开他对战略上的调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两年,他吸取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避开消耗战,一直推行闪击战。在三个方向上集中三个集团军群入侵苏联,结果一场大雪,阻滞了闪击战的锋芒。第二年再次用闪电战攻击斯大林格勒,只不过规模减小到一个战场一个集团军群。结果,一场大雪袭来,闪击战又一次以惨败告终。库尔斯克战役之后,试图以军事方式打败莫斯科的幻想彻底破灭了。

当下,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德国的战线拉得太长。虽然他曾多次批评一战中同时进行两个战场的战争,而如今他要面对的却是三个战场的战争。在东线,他们拥有2000多公里防线;地中海方向防守一条大约3000公里的战线;在西线,更是要防守长达6000公里的海岸线。

更让他想不到是,由于对美宣战,使得英美苏结成同盟。按他的想法,两个意识形态互为敌人,世界观截然不同的阵营,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走到一起。殊不知,“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当然,这还要“感谢”他,没有他的“帮助”,同盟国的实力不可能这么壮大。

现在,让希特勒为难的是,一方面,所占领的领土已经超过了他们能保卫的能力;另一方面,吃到肚子里的东西怎么好倒出来呢?他坚持要捍卫每一寸占领的土地。为此,德军开始征召大量的仆从国军队以及国内学龄青年和上了年纪的人,用这些拼凑起来的部队来加强防御。

那他为什么把防守的重点从东线转向西线?

首先,他对纳粹德军的战斗力依然保持坚信态度,认为他们是天下最优秀的部队。虽然在苏联失利,但都是因为客观原因(冬天)导致,其战斗精神和战斗素养依然强悍,依然具有将苏军灭亡的实力。

实力需要更多的武器装备来保证,而这些都来自于国内和法国等西欧国家的工厂。因此,一旦对手踏入法国大陆,不但要面临两线夹击的威胁,而且大后方的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必须将对手拦在英吉利海峡。

其次,尽管他们在苏联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但东线广阔的空间作为战略纵深,仍有许多回旋余地,大不了就是失去所占的领土;而西线却没有多少回旋余地,一旦丢失,后方物资装备的生产受到威胁,德军必败无疑。

这是因为,东方的前线离柏林有2000多公里,而在西方,从前线到鲁尔地区的距离是500公里,到柏林是1000公里。也就是说,如果英美登陆成功,一定会对他们的工业中心——鲁尔地区造成直接的威胁。

如果苏军进攻成功,占领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地区。失去了这些地区重要的战略物资,但对德国的影响力来说,并不是决定性的。而如果美军占领了鲁尔地区,则对他们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如果说,当初放弃入侵英格兰的“海狮计划”,突然发动对苏联的进攻,一定是是为了获取丰富的战略物资;而如今,同样是为了保护的自己的战略后方,不得不加强西线的军事力量。

德国加强防御,遇到的问题就两个字“短缺”。

希特勒的预想,单从军事角度来说,还是有些战略眼光的。就在英美联军在西西里接连胜利的时候,德精锐部队陆续部署到了法国。同时,以日益增长的规模,向西线输送兵员与装备。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他现在除了不缺“歇斯底里”的吼叫,其他的如军舰、飞机、兵员、大炮和坦克都短缺。虽然他们获得了大量领土和资源,坦克和大炮的产量一直在增加,但要同时应付三个战场,不足以弥补损失,早已让他们的军事实力捉襟见肘了。

更可怕的是还有第4战场——国内。日益强大的盟军,不断的空中打击,已将德空军从法国驱逐出去,并对其本土的轰炸不断增强。虽然,轰炸并没有对柏林的战时生产起到决定性的限制,但还是迫使德空军在自己的领空保卫城市,处于防御的地位。

空军元帅戈林,向其汇报了新研制的喷气式战斗机——ME-262型,它的飞行速度为每小时520英里,比盟军最快的飞机时速还快120多英里。经过实战检验,曾取得30:0的战绩。但是,截至盟军登陆前,只生产了120架。于是,在法国及英吉利海峡上空,他们并没有出现,只有很少的几架螺旋桨飞机。

海军更是德国的弱项。拿得出手也就是曾让盟军损失惨重的U型潜艇,在声呐和反潜技术的提高,U型潜艇的辉煌逐渐消失。更何况海峡的深度浅,不适合潜艇作业。所以,海军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布雷。

没有空军和海军的配合,“大西洋壁垒”就如同瞎子一般。

拥有绝对制空权和制海权的盟军,不但拥有空前的机动性和隐蔽性,还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战役什么地点什么时间开始,他们说了算,而德国人却无从知晓。于是,就造成了德军在防守时就非常的盲目,他们不得不拉长战线,覆盖每一个能想象到的登陆点。

在“霸王行动”开始前,他们能做到只是猜测和被动防御。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5. 为什么7000英军打不过1000日军?

说东南亚英军是二战中被坑得最惨的英联邦部队,应该没问题吧。

1937年,负责驻防马来亚的英国将领威廉·杜比向英国国内传讯,认为马来亚的防御严重不足,敌军极有可能在汛期登陆马来半岛的东岸,并要求英国本土给他提供物资和援军的支持。

威廉·杜比的预测果然应验了,然而他的援军要求被无视了。

威廉·杜比:“我心里苦啊……”

其实这个人是被英国的战略给坑了。当时的英国政府相信,一支海军舰队的存在,足以吓退任何可能进攻东南亚殖民地的攻击者。而马来亚的陆上驻军,主要是用来放在那里的……

然而要想海军好好发挥,英国人其实得争取在东南亚的制空权。可英国人在东南亚的飞机、飞行员和相应设施、后勤供应都不足够。东南亚英军认为自己需要有300-500架飞机的支持,才能支撑防御各个殖民地的军事行动。然而二战期间,英国驻东南亚的飞行器从来就没有达到过这个数字。

其实东南亚英军在此时面对的,是古今中外的防御者经常会面对的典型困境:防御者看似占据优势,但他们只有有限的资源,却必须看管大量不同的要点、防御广大的地区,而进攻者却可以集中兵力攻击一处,在防御者能够集中力量之前抢先打开缺口。在这种情况下,驻东南亚英军要求更多的兵力和资源才能发挥作用,其实是没问题的。

然而英国政府并不买账:威尔士亲王号都给你们停门口了,你们还想要什么?要不要我把伦敦塔也迁过来给你们放在新加坡啊?

亲王是真的惨啊……

所以说东南亚英军在战争初期所面临的,是怎样的困境?兵力过于分散,装备不足,制空权拿不住,手上还有一大堆打不了硬仗的辅助军和凑数部队……

然而这样的情形也只发生在前期。在1943年以后,后勤和训练的跟进、指挥系统的改变和火力以及空中优势的提升,给了东南亚盟军他们之前所缺乏的自信。在这样的背景下,连英国人的印度兵都打退了一次日本人的反攻……

但是我们也要记住,如果之前没有东南亚英军勉强的拖延,以及中国远征军1942年入场之后对日军的牵制,那么东南亚的盟军力量,恐怕根本就不会有足够的立足点来撑到局势好转。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东南亚的殖民地英军没有最好看的战绩,但是起到了他们应该起到的作用。

6. 孙立人什么星座?

射手座

孙立人(1900年12月8日-1990年11月19日),字抚民,号仲能,汉族,出生于安徽庐江。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军衔,第一次缅战时任新38师师长[22],在孟关杰布山隘,孟拱河谷等地击败日军[25]。第二次入缅作战时任新一军军长,攻克八莫、南坎、老龙山、南巴卡、新维、腊戍、乔美等地,共击毙日军3万3千余[1],是抗战中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有“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的美称[23]。

7. 为什么有人说二战输的不止是德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及其仆从国为一方,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为另一方进行的世界规模的大战,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这场战争,作战区域面积达到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各国军民伤亡共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这使二战成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也是破坏最大的战争。战后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自然成为了战败国,然而不少战胜国同样伤痕累累:目前我国官方公布的二战军民伤亡数为3500万,其中死亡者占1800万。前苏联公布的伤亡数字是2960万,其中死亡者2660万。如果仅仅就战争损失而言:作为战胜国的英国在二战中伤亡160万,其中死亡45万,伤亡人数占当时英国人口总数的比例大约为3.4%,死亡人数占当时英国人口总数的比例大约为0.85%,在伤亡率和死亡率数据上其实远远低于同为战胜国的中国和苏联,也低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和日本。那么说二战输的不止是德国,英国同样是二战中的失败者的说法是否成立呢?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种说法其实是有道理的——尽管英国就人员、物资的直接损失看来在二战所有参战国家中并不算太高,然而英国在二战中最大的损失是国际地位的下降。

英国是世上最早迈入工业化门槛的国家:1796年随着瓦特改良蒸汽机使英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出现了质的飞越。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1824年英国开始修筑第一条铁路。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建成了纺织、钢铁、煤炭、机器制造和交通运输五大工业部门。1816年英国组织的反法同盟终于彻底击败拿破仑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以此为标志宣告了大英帝国全盛时期的到来:在1792年反法战争开始时英国在全世界一共有26处殖民地,到1816年反法战争结束时英国的殖民地已扩张到43个:加拿大、西印度群岛、澳洲、印度、锡兰、开普等地都已被纳入到英国殖民体系之中。也是在这一年随着金本位的确立开启了长达百年的英镑世纪。到19世纪50年代英国已取得世界工业和贸易的垄断地位,以致于英国一国的经济规模就占据了全球经济总量的40%左右,被誉为“世界工厂”。大英帝国全盛时期的统治面积达到约3400万平方公里,占到了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是有史以来疆域面积最大的国家。由于全球各地皆有其殖民地,因此号称“太阳永远不会从其国土上落下的帝国”。这一庞大辽阔的疆域面积不仅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所有帝国中空前绝后的。当今世界的200多个国家中仅有22个国家没有被英国侵略过。从人口数量来看:大英帝国统治着4到5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要知道当时中国也只有大约4亿人口,无疑大英帝国是那个年代人口绝对数和占全球人口的占比最大的。从生产力来看: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以一国的工业产值占据世界工业总产值的40%,带领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与此同时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标志,英国率先开始推行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全球自由贸易。英镑是当时的国际通行货币,英国垄断着货币发行权、贸易结算权和金融交易权,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从军力上看:英国拥有当时傲视全球的海军,控制着国际贸易航线的所有关键节点——从东方的香港、新加坡到非洲的好望角无不处在英国的控制之下。从对世界的影响力来看:尽管在此之前的蒙古帝国在疆域上几乎能与大英帝国抗衡,但说到底蒙古帝国的影响力所及只限于亚欧大陆。大英帝国率先建立了世上最早的近现代自由贸易体系和宪政体制,银行、股票等近现代金融工具也是从英国向全球扩散的,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言,英镑也是那个年代的国际通用货币。工业革命使英国以一国之力创造出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40%以上。这一时期英国涌现出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麦克斯韦,莎士比亚以来最杰出的文学家狄更斯,自由主义政策的先锋格莱斯顿和大名鼎鼎的外交家帕默斯顿,可谓人才济济。英国首相帕默斯顿为此在1865年留下遗言:“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谷仓,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矿区,加拿大和北欧半岛为我们种树,澳大利亚为我们牧羊,还有阿根廷为我们养牛,秘鲁送来白银,南非进贡黄金,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至于我们的棉花种植园正在从美国南部向地球一切温暖的地方扩展”——全世界没任何一块土地不被英国运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种手段纳入到全球体系中。在此之前即使像蒙古帝国这样疆域辽阔的帝国也未能将自己的影响力扩张到全球;即使是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这些早期殖民者尽管开辟了新航路,也未能将自己的影响力投射到全世界。

从19世纪70代开始由于日趋保守的英国资产阶级为维持垄断地位而对新技术的排斥使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被后起的美、德两国相继赶上并超过:19世纪80年代美国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31%,由此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位,而英国则将为18%。与此同时德国的纺织和金属工业在组织结构和技术效率上已超越英国并在德国国内市场上已击败英国同类产品。到了20世纪初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已超越英国,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1861年沙皇俄国在实行农奴制改革后尽管仍保留了大量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封建残余,但其经济发展速度仍是惊人的——只用了几十年就基本完成了欧洲其他国家几个世纪才完成的转变。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的发展势头更为迅猛,以致于就发展速度而言达到了俄国的10倍。尽管日、俄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还不足以撼动英国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地位,但其迅猛的发展速度仍对英国构成一定威胁。相比之下英国在1870~1900年间的工业年均增长率只有1.6%,这比19世纪中期下降了一半。当然这一时期英国的经济发展也不是毫无闪光点——这时的英国同样正处于由以蒸汽机的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向以电气的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转型之中:1912年英国全国的电站安装容量达到90万千瓦;1913年英国的汽车产量已达3.4万辆;早在1900年英国就开始试制人造纤维,到1913年英国已生产了3175144千克人造丝。然而由于英国在电力、人造纤维等新兴工业部门的规模相对偏小(其产值在19世纪初不到英国工业总产值的1/10),所以英国新兴工业部门的增长抵偿不了旧工业部门发展的滞后,英国的整体工业发展速度是呈下降趋势的。由于长期以来英国不仅牢牢掌握着世界工业的绝对优势地位,同时也占据着金融保险等无形出口品市场的绝对优势,因此当英国工业生产的发展速度明显下降后英国凭借自己在世界无形出口品市场的优势地位仍使自己不至于出现贸易逆差,但其贸易额占世界总贸易额的比例已从1880年的四分之一下降到1913年的六分之一。这时的英国正在逐渐丧失它曾拥有过的对印度、中国、拉美和非洲内陆跟海岸等地区贸易上的主导地位。1873至1896年蔓延于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强国的经济萧条进一步加剧了英国的商业困境:一方面经济萧条加剧了英国国内经济面临的严峻形势,另一方面各国在经济萧条的打击之下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从而导致英国面临国内生产和海外出口的双重萎缩。

当英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明显放缓之时位于欧洲大陆的德国正跃跃欲试要挑战大英帝国主导下的既有国际秩序,双方矛盾的扩大化最终导致彼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兵戎相见。尽管英国是一战的战胜国,但到1918年一战结束时英国已损失了1/3的国民财富和300万青壮年劳动力,与此同时还欠下美国大量债务。为偿还这些债务英国开始征收苛捐杂税和滥发纸币。与此同时英国赫然发现:自己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在美洲市场上美国商品正逐渐排挤英国商品,而在远东地区日本商品成为了英国商品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由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英属白人自治领本土工业的发展也使其对英国商品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对苏俄革命的武装干涉又使英国失去了俄国市场。这一时期各英属殖民地都掀起了独立运动的高潮: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白人自治领要求英国政府给予更多的自治权限,印度则在圣雄甘地领导下展开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时的爱尔兰人同样没闲着:事实上早在一战尚未结束的1916年都柏林就爆发了反英的“复活节起义”,爱尔兰独立运动的领导人甚至试图同德国合作,这令英国政府惊恐不已。1919年1月21日拒绝在英国下议院任职的爱尔兰共和派议员在都柏林通过了国家独立宣言、组建了爱尔兰议会,随即以独立的“爱尔兰共和国”的名义要求英军立即撤出爱尔兰。刚经历完一战的英国国力大不如前,尽管英国政府仍对爱尔兰独立运动进行了镇压,但很快陷入爱尔兰军民的游击战之中。1921年12月6日英国政府被迫签订英国——爱尔兰条约:爱尔兰南部26郡脱离英国的直接统治,成立爱尔兰自由邦,成为和加拿大、澳大利亚一样享有高度自治权的自治领。与此同时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白人自治领要求分离成为独立国家的倾向日益强烈,以致于英国政府为避免大英帝国的解体而在1931年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赋予自治领独立解决对外对内政策、交换外交使节和签订国防协定等权利,自治领由此成为与英国同为平等成员的英联邦国家。1931年英国又通过建立英镑区加强了英联邦内部的经济联系。1932年7~8月在渥太华召开的英国自治领经济会议上签订了实行特惠关税率制度的协定:在英联邦内实行特惠关税,对外则提高关税,防止外国商品低税渗透英国的市场范围。

尽管英国的相对衰落已是一种既成事实,不过并不能就此认定英国在一战后已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新兴的美国相比英国只具备相对优势,而并不具备绝对优势。1920年1月10日在英、法两个一战战胜国的主导下成立了国际联盟这一国际组织,国际联盟自成立时起便由英、法两个老牌强国控制,美国值得回到孤立主义的老路上去,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仍受到英、法的制约。通过对德国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属地托管的名义又使英国在一战后获得了伊拉克、巴勒斯坦、纳米比亚、坦噶尼喀、瑙鲁等地。同时原有的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属地尽管都出现了争取自治权利的政治运动,但毕竟都还留在大英帝国的框架体系之下。真正使英国丧失世界霸主地位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尽管二战中的英国力抗德国,同时在东南亚对抗日本,始终保持本土无尺寸土地陷落,然而实际上大英帝国早已是颓势尽显:战争中英国为争取美国的援助甚至不惜将自己的海外基地无偿交予美国使用,事实上英国在战争中的援助不仅来自于美国,就连名义上身为英国属地的加拿大也在战争期间通过了一个向英国和其他盟国发放了10亿美元和34亿美元的物资和战争贷款的互助计划。在1943 - 1944年间大约四分之一的英国弹药是通过租借而来的,租借而来的飞机(特别是运输机)大约占到英国使用的四分之一。正因为英国需要英联邦各国的支持,于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白人自治领趁机要求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利,到二战结束时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白人自治领已成为实质上独立的国家。随着1944年7月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诞生英国在世界金融中的霸主地位为美国所取代。到二战结束时英国除了蒙受因战争直接导致的人口伤亡和经济损失外,还在战时管理制度下产生了超过200万失业人口。1945年11月刚从二战中走出的伦敦人齐聚在码头上围观一艘从巴西驶来的货轮,因为货轮上装载着伦敦人早已久违了的香蕉,昔日声威赫赫的大英帝国已穷得吃不上香蕉了。1947年已是二战结束的第二个年头,但英国仍在执行战时管理制度——每家每户的水电供应都是有限的,人们用来洗脸的水甚至刚刚盖住盆底。这年的元旦伦敦的一瓶威士忌酒卖到了8英镑以上,而且还是供不应求。曾经风光无限的英镑已经失去了活力,已沦为完全需要美元和加拿大元进行输血。英国为进行战争欠下了巨额债务,这让英国不堪重负。伦敦城内乃至整个英国到处都是战争造成的残垣断壁。1947年英国最大的殖民地——有“大英帝国皇冠上的宝石”之称的印度也步自治领的后尘掀起了独立浪潮。正处于内外交困之中的英国自治无力阻扰印度的独立,于是在1947年8月15日原英属印度分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独立国家,印度周边的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也相继独立,至此英国实际已沦为二流国家。1951年埃及政府宣布废除此前同英国缔结的条约,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从此英国失去了对这一国际贸易航线关键节点的控制。1957年3月6日英属殖民地黄金海岸宣布独立并改国名为加纳,这是黑非洲第一个摆脱殖民统治的国家,由此开启的示范效应迅速在整个非洲广泛传播并引发了英国殖民体系的全面崩塌。随着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英国手中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英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只剩下安圭拉、百慕大、英属印度洋领地、英属维京群岛、开曼群岛、福克兰群岛、直布罗陀、蒙特赛拉特岛、皮特凯恩群岛、圣赫勒拿及其附岛、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亚克罗提利与德凯利亚、英属南极领地十四个海外领地,总面积24.4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602.2万。事实上目前的英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甚至可能进一步下降——如果苏格兰独立的话。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游客”,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ynstorm@foxmail.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95)
生死狙击号和密码大全(4399生死狙击好
上一篇 2024年04月18日
暂无数据
下一篇 2024年04月18日

相关推荐

  • 哈铁启用95306“数字口岸”系统 从申报到海关放行时间缩短至30分钟以内

    人民网-黑龙江频道人民网哈尔滨7月10日电来自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消息,在前期试点运行基础上,95306数字口岸系统自2020年7月起在满洲里、绥芬河口岸站正式投入应用,铁路国际联运各方将实现数据网上共享、快速申报查询、中外文信息自...

    2024年01月04日
  • 那里有学习做包子的(在哪家学好)

    单纯学包包子的手艺,可以去当地的职业培训学校学习。优点是专业全面,技术精湛。缺点是花费的时间人力财力会比较多。...

    2024年01月10日
  • 电视剧乡村爱情7(乡村爱情编导是谁)

    截至2020年,共开播13部。包括第一部《乡村爱情》30集,第二部《乡村爱情2》36集,第三部《乡村爱情故事》30集,第四部《乡村爱情交响曲》37集,第五部《乡村爱情小夜曲》44集,第六部《乡村爱情变奏曲》50集,第七部《乡村爱情圆舞曲》66...

    2024年02月07日
  • 银魂电影(银魂真人版电影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感谢邀请,《银魂》真人版电影成功了么?虽然从票房以及口碑来说,这部作品已经及格了,但是相信在挑剔的粉丝眼里还有一些更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个人对“银魂真人电影成功”的说法也有一些疑问,所以我不想从它为啥取得成功这点来说这部电影,而是分享一下我觉得...

    2024年02月08日
  • 成语“小题大做”中的“小题”原指什么?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成语小题大做。这个成语的起源与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有关。在科举时代,四书文句被用作考试的命题,这被称为小题。而五经文句命题则被称为大题。简单来说,这就是五经文之法作四书文。后来,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扩大...

    2024年02月09日
  • 2345看图王业内首创:支持查看AI和HEIC格式图片

    近日,2345看图王发布V9.3版本,通过对图片引擎库进行技术升级和业务集成,业内率先支持查看AI和HEIC格式图片,用户可通过直接双击或右键选择使用看图王打开图片,过程流畅无卡顿。完善的格式兼容能力,支持69种图片格式设计师往往需要搜索大量...

    2024年03月06日
  • 服饰与美容(鸣颜美容创始人是谁)

    经营状态为存续,工商注册号为330206000775398,注册地址为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劳动路17号。...

    2024年03月19日
  • 血溅加拉曼(为什么刘易斯和霍利菲尔德轮实力都不输给泰森)

    因为泰森的打法风格极具观赏性,可以在这么说泰森的拳击更接近古代拳击和人们理想里的硬汉暴力拳击,力斗力,招对招,热血拼杀不耍阴招,这种拳击给人感觉热血澎湃激情四溢,而刘易斯和霍利菲尔德两个实力也是最强级别,刘易斯拳头很重身高臂展又长控制距离简直...

    2024年03月23日
  • 中国女排vs俄罗斯女排直播(0零封俄罗斯队)

    今晚比赛主要是队员们在郎导的指挥安排下心比较定。不急不躁,一分一分和对手咬,一球一球跟对手拼。袁张玥、掌柜和刘晓彤三人的进攻有效分担了朱婷的压力,双自由人战术很好保障了一传,同时朱袁阎的拦网也让俄罗斯队队员的进攻不是出界就是被拦,所以拿下本轮...

    2024年04月03日
  • 我不太懂这是怎样的情感,萧敬腾求婚林有慧喊其“妈妈”?

    昨天娱乐圈又沸腾了,因为36岁的萧敬腾成功求婚50岁的林有慧。素有雨神之称的萧敬腾,一向是各大缺雨城市的宠儿,经常会有网友隔空喊话其来降雨。据不完全统计,昨天萧敬腾官宣求婚以后,好多城市迎来了一波大降雨,可见雨神之威力。2007年的中国台湾《...

    2024年04月05日
返回顶部